“第八届全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赛”将在2025年3月至2025年8月间举办。本次大赛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承办,由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作为指导单位,以促进我国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英语科研能力,提高学生使用英语从事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帮助我国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有效地向国际同行介绍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
本赛事将按照不同学科分类组织决赛,具体分为理科组、医学组、文科组和军事组四大组。赛事是一项全公益学术活动,即在校学生参加报名和电子证书的颁发均不收取费用。
一、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为我国(包括港澳台)高校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要求以1-5人组成团队参赛,鼓励团队成员跨专业、跨年级和跨学校。
(二)参赛作品是基于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或跨专业的课题项目,其中包括1)团队成员已经完成或已发表的课题;2)团队成员正在做或打算开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数据,不接受介绍性或文献综述性之的类作品。
(三)演讲作品是基于一篇用英语撰写的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或研究计划。研究报告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基本部分(见科研报告样板)。长度不少于2000words。研究计划包括标题、摘要、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回顾、研究问题、拟采用方法、预期结果、参考文献。长度在1500words左右。
(四)演讲要求团队推选一名成员用易于理解的英语、在5分钟内向没有专业背景的听众介绍自己的研究(见标准)。演讲要求录制成5分钟视频(误差不超过1分钟)。
·视频文件为MP4格式,大小在100M以内。
·视频应在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连续录制,无剪辑,无中断且视频画面可进行缩放。
·演讲辅助的PPT不超过7页,第一页是标题和团队成员姓名(不能暴露学校名),最后一页是参考文献。其他5张分别为: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PPT字体大小和图片设计需从后排观众角度考虑观赏清晰度。
·演讲人需在视频中面对观众,保证95%以上的时间是在与观众交流,而不是背对观众解释或读PPT。
·演讲中可演示模型,但不包括诗歌朗诵、说唱乐、歌曲等形式。
(五)参赛选手需遵守学术规范,不得出现以下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和文献,抄袭他人论文等文献,捏造事实和在未参加研究的团队成果上署名等。对可疑论文要求有查重相似度检查。
表1. 演讲评分标准
内容 | 要求 |
1.演讲内容 和理解性 (占50%) | 能给出明确的研究目的或研究问题,能提供相关背景和研究意义 |
能清晰地1)介绍研究方法;2)描述研究结果或发现;3)报告结论和价值 |
能将复杂的专业内容让非专业听众听懂,如用个人经历引出研究问题等 |
2.演讲技能 (占25%) | 能恰当地使用手势或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目光交流等非言语交际方式 |
能展示演讲人的激情,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
能合理设计PPT,字体和图表清晰简洁,使演讲更易懂生动 |
3.演讲语言 (占25%) | 语言适合非专业的听众,表达是否流畅 |
词汇和语法基本准确,发音可以理解 |
表2. 研究报告或研究计划评分标准
评 分 标 准 | ·标题要具体清晰,能够从中猜到论文的主题和解决主要问题。 ·摘要必须告诉研究的问题和目的、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等基本要素。 ·引言介绍要对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提及,对解决的问题有一定的文献回顾,了解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 ·方法部分必须具体详细,方法做到可复制性可检验性,如要具体交代研究的对象、材料和步骤等。 ·结果部分要围绕研究问题,呈现研究的发现和结果,恰当使用图表等说明。 ·讨论和结论包括以下内容:解释自己发现和结果,有可能的话把自己的结果与前人类似研究结果进行比较;阐明发现的学术和现实意义,讨论研究不足和以后可以继续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要列出研究报告中所使用的文献如论文、著作和文件等。 |
评 分 分 工 | 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除关心以上标准,专业教师更多注重内容,如报告的创新度、 价值性以及研究方法的恰当,研究结果的可靠等;语言教师要关注写作层面,如行 文逻辑连贯,语言表达准确(如语体正式、句法词汇使用正确),学术规范符合(如 理论、定义,前人研究介绍必须用引用方法,给出参考出处)和话语表达贴切(如 根据学科特点是否用委婉语或强调语等)。 |
二、报名条件
(一)参加团队于2025年5月10日前,通过大赛入口(http://sentbase.com/cn5mrp/)报
名。进入链接后,请选择自己学校所在赛区(如西北赛区、北京工业大学赛区),若未找到自己学校的独立赛区,请选择邻近赛区报名即可。上传报名表,并确保所填信息准确无误,后续证书制作将以此表的报名信息为准。填写时注意:姓名(汉语+拼音);团队成员排序;作品标题和学校名(汉语+英语)。
(二)资料包括:
1. 大赛作品报名表(表3);
2. 科研诚信保证书(表3);
3. 研究报告和五分钟演讲视频(在初赛结束后,复赛开始前传平台)。
材料务必使用同一文件名,以便识别。组长可以不是演讲人,但必须是团队负责人。
三、赛事流程
分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组织评委对演讲和研究报告综评。
(一)初赛由赛区自己组织专家(语言教师+专业教师)进行审评,主要是根据演讲表现,结合研究报告或研究计划,给出分数。初赛形式既可以网上也可落地参赛。初赛时间:5月10日-6月10日。初赛结束后各赛区把进入复赛的演讲作品和研究报告上传大赛平台。
(二)复赛一般采用现场演讲落地赛(一些进入复赛的学生由于不是同地区,可以通过插播线上视频作品)。
复赛评委一般由三个语言教师和三个专业教师组成,有提问环节。根据进入复赛的作品数量,可以向决赛推荐一等奖(5%),二等奖(20%)和三等奖(30%)作品(不分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参加复赛但未出线的均为优胜奖。复赛时间:6月10日-7月10日。
(三)半决赛主要是对复赛上报的一等奖进行审核。组织专家分头评审,主要是作品的研究报告或研究计划,参考演讲视频,综合分数后,前30名进入决赛。
(四)总决赛仍然分四个赛组,分别为理科赛组(包括农科)、医科赛组、文科赛组和军事赛组。承办单位待定。
决赛采用方法选择下面一种:
1)落地赛和视频评审相结合的方法;
2)落地赛。最终评选出全国特等奖。
决赛时间7月10日-20日。
凡获得优胜奖以上的作品都可获得由学会盖章的获奖证书。作品在线上保存传播,作为学生佐证材料之用。
四、联系方式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参赛学生于官网截止时间前注册报名,同时加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计量现科赛区”钉钉群。
